一場大暴雨,考驗了一個城市的防洪能力;大到水庫的安全、城市內澇、房屋淹沒,小到排水溝是否暢通、道路積水、人行道能否通行。所有這一切都是對城市防洪能力的考驗。這里,筆者要說一個更小的問題,幾乎是不起眼的問題;也許很多人沒有注意到或者沒有經歷過;然而,這個問題確實存在,甚至遇到了令人十分尷尬:人行道上鋪設的地板磚發(fā)生松動,遇到暴雨會賤出一股污水,令人防不勝防。
在滁城城市建設中,通過不懈的努力,道路寬敞了,路燈亮了,景觀樹成片成行,排水溝渠暢通了,人行道上鋪設了地板磚,城市大變樣了。1992年夏天、1998年夏天等多次大暴雨給人們帶來的麻煩記憶猶新;由于城市防洪能力不足,西部來水迅猛,造成城市積水,一夜的大暴雨,城市幾乎成為一片澤國,鳳凰東路與西路交匯處積水近1米。如今不同了,經過10多年的建設,城市防洪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,城市內澇已經成為歷史。今年8月7日夜里至凌晨,一場大暴雨突襲滁城,防洪設施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,雨水來的猛走的快,人們的生活節(jié)奏絲毫不亂。然而,這些光鮮之下仍然掩蓋著不足。8月8日上午7時許,筆者沿著古馬路南邊的人行道前行,穿著一雙球鞋;雨剛停,空氣新鮮,雨水流向低處順著下水道而去,地面積水不多;筆者心情愉悅地向前走去,正在慶幸穿對了球鞋時,不料一腳踏上一塊一頭翹起的地板磚,地板磚另一頭立即塌下去,一股污水從縫隙處竄出,一尺高的水柱實實在在竄上筆者的褲腳和鞋子,褲腳和鞋子全部濕透了,還散發(fā)出一股臭氣,令人十分作嘔。吃一塹長一智,不能再踏一頭翹起的地板磚了,專撿平整處下腳;誰知平整的地板磚也不安全,也存在松動的問題,而且更加隱蔽,只是竄出的水柱小一些。短短的不足200米距離竟然造成兩只褲腳和鞋子全部濕透,心情真是壞到了極點,心中不禁發(fā)問:這個問題怎么會存在?
這里提出一個問題:建設之后管理如何跟上!
任何一項工程都應該建立建后管護機制,否則,建設之后隊伍立即撤走,出了質量問題由誰負責。筆者認為,首先,要建立建后管護和跟蹤制度,每一項工程完工后,必須簽訂責任書,明確責任和擔當,工程質量出現問題必須承擔責任;其次,要實行回頭看,定期回看、回訪工程發(fā)揮的作用,不論是大型重點工程還是小的不起眼的工程,發(fā)現問題立即整改;在次,要建立一支管護隊伍,經常對已經完工的項目進行管理和維護,確保每一項工程真正地造福于民。
每一項工程的質量如何,不能僅僅靠驗收,驗收只是一個方面,不是全部;這些工程必須經風雨、見歷練;一項防洪工程最好的驗收方法就是經歷一場大暴雨,在大暴雨面前安然無恙,這才是最好的驗收方式。誠如前面所提道板磚的問題,不經歷一場大暴雨,誰會注意到這個問題的存在,在大暴雨的拷問之下,質量問題出現了:也許是偷工減料造成地板磚無法壓實,或者疏于檢查和管理等等。必須直面問題,發(fā)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,讓每一項工程都發(fā)揮應有的作用,讓城市建設真正造福于廣大市民。
已有0人發(fā)表了評論